2009年8月15日

童話化的奇幻傳奇─《魔法森林》系列



三部曲(trilogy)常讓人覺得作者有撰寫宏偉浩瀚的史詩企圖,三本書有共同主題,但卻能自成一體,《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系列是個好例子。如果冊數不只三本,主題並不嚴肅,描寫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成長或變遷,但依照時間順序安排,對因果本質不加評斷的系列作品,雖然不是歷史大事的記錄,也可稱之為「編年史」(chronicle),《魔法森林》(The Enchanted Forest Chronicles)雖有chronicles一字,但內容絕非歷史大事的記錄,只依照時間順序排列,描寫席夢琳公主從小女生到為人母親的部分人生,內容輕鬆但不輕佻,顛覆了傳統寫法,但並非全面推翻,藉模仿遊戲文字來檢視公主形象的再塑。

《魔法森林》系列共有《魔龍傳奇》(Dealing with Dragons)、《龍王歷險》(Searching for Dragons)、《魔劍風雲》(Calling for Dragons)和《王子復國》(Talking to Dragons)四本書。故事一開始,登場人物就包括了公主、王子、巨龍、騎士、巫師、巨人、精靈等等,浩浩蕩蕩,氣勢不小。這類作品不妨視之為傳統童話的延伸,細讀之下,我們會發現《魔法森林》這四本書顯然是對公主角色的傳統寫法提出挑戰。傳統童話中的公主柔弱乖巧、嚴守本分,從來不敢抗拒國王皇后的命令,主體性不強,生命的終極目標似乎只在於尋求理想的王子,如果不幸為壞人捉走,只能等待某位王子或騎士趕來演出屠龍記,從古堡或深淵中把她救出,然後以快樂結局收場。
《魔法森林》裡的這位喜愛惡作劇的席夢琳公主卻不是如此這般,她一向不願遵循傳統的約束。她受不了宮內的繁文縟節,想學劍法、學魔法都不能如願,只好逃家去為巨龍掃地、煮飯,但並不期待王子上門來救她,一廂情願的塞藍迪王子雖具備了傳統王子的美德,依然不為席夢琳所接受。作者派翠西亞‧蕾德身為女性,特地塑造了這樣一個深具現代女性特質的公主,難免讓讀者懷疑,這一系列作品是否要向傳統的男性沙文主義抗議,凸現女性當家的意圖。因此,作者安排母龍凱卓當選新龍王也就不足為奇了。塞藍迪王子未能得到席夢琳的芳心是必然的,所以惡龍歐洛哥必定是公的,占敏納與安托雷父子當然不是好人,石王子不但沒有能耐屠龍、救公主,反而得等待某某公主的救援。



不少現當代的奇幻作品中均有濃厚的互文味道,這四本書也不例外。讀者細讀作品時,從某個角度來檢視,會發現這四本書是童話的延伸。作者熟悉經典童話與民間傳奇故事,在敘述中不時引用一般讀者耳熟能詳的傳統作品,例如亞瑟王的《石中劍》、傑克與豆子、七仙女、青蛙等等。但作者都只用一兩句話,便帶過去,卻增加了作品的說服性或趣味性,而不至於影響整篇文字的主旨與節奏。

龍在這一系列作品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這一點從四本書名就可以看得出。龍族盤據了整座魔法森林,每隻巨龍都找來公主當僕人,擁有不少珠寶,還有圖書館,與傳統的惡龍大不相同,牠們是能講人話的善龍,但龍王竟然還會被綁架,這些都超越一般讀者的想像空間。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下,這些巨龍非常強壯、高度文明化、又具有魔法力量,龍性又相當接近人性。作者的新詮釋角度更能拓寬讀者的無限想像空間。

作者以顛覆式的思考模式為喜愛奇幻故事的讀者,創造一個魔法新世界,故事變幻無窮,角色刻畫栩栩如生,獨一無二。她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加上如珠妙語給讀者一系列創意十足的魔幻小說。故事情節完美幽默,善惡對比呈現合理,又有淡淡的少男少女浪漫情愫。最讓人佩服的是,許多童話傳統和民間故事元素都加以模仿應用,大大提昇了內容的趣味性。在「在家、離家、返家」與「啟程、啟蒙、歷鍊、回歸」這兩種固定的書寫模式下,作者沒有忘記「增進了解」與「獲得資訊」這兩大閱讀功能,但她更專注於如何「提供樂趣」。幽默加上懸疑是這一系列作品深受讀者歡迎的最主要原因。

─《魔法森林》系列,2006年3月2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