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歲的台灣男孩能做什麼?不大不小,正逢尷尬年齡,絕大多數正忙於準備基測。一個生活在偏遠地區的美國男孩,卻憑著一股傻勁和對文學的狂熱,構思了一冊史詩般的鉅著─《龍騎士》首部曲《飛龍聖戰》(Eragon)。二十一歲時,再接再勵,完成二部曲《勇者無懼》(Eldest)。故事沒說完,還有一冊尚待書寫,但這兩本作品已給媒体界帶來不少的衝擊力。
作者克里斯多夫‧鮑里尼(Christopher Paolini)從不諱言《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作者托爾金(J.L.L. Tolkien)對他的影響。實際上,《龍騎士》內容多處均有《魔戒》的影子,最明顯的是兩本書均強調善惡分明,書中主角唯有走上「探索」(quest)之路,才能完成成長的過程。但除了《魔戒》外,其他的奇幻名作同樣也給他相當程度的啟示。整套系列書不脫傳統的「在家-離家-返家」模式。如果認為此一模式過度簡單,不夠深入,我們也可依照神話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的說法來詮釋。
坎伯把上述的模式改為「啟程-啟蒙-回歸」。在首部曲中,主角艾瑞岡經歷的是「啟程」,藍龍思飛的出現,改變了他的一生。他在第一位智慧老人說書人布朗姆的調教下,體認了生命的意義,並知悉開創生命價值的重要;二部曲是他生命中的另一轉折,他的生命探索歷程進入第二個階段:「啟蒙」。全書重點放在他在第二位智慧老人歐若米思的督促下,進入啟蒙階段,冥思後的天人合一狀態遠比魔法及劍術的運用更為重要。在此蛻變過程中,他從歐若米思身上學到了為人處世之道,懂得與大自然互動,但在與同父異母兄弟馬泰格對決中,發現自己功力嚴重不足,仍得重返師門,完成訓練,他日才能與哥巴塔爾王一決生死,回歸往昔。
作者年紀雖輕,但豐富的閱讀經典的經驗,大大拓寬了他的視野,筆下流露的盡是他對人性的深層了解,充分反應人性的善惡層面。故事重心在艾瑞岡身上,不論維登的娜紗妲、精靈鶚亞、第一二位啟蒙老師布朗姆與歐若米思都成為襯托他成長歷程中的主要配角,最重要的對手哥巴塔爾王始終未在書中出現,作者處處埋下伏筆,為三部曲先作預告。作者在「感謝詞」中,特列強調:「創作這兩本書,帶領我一步一步走過艾瑞岡的蛻變之路。……艾瑞岡的旅程,也正是我的旅程。」但這段旅程只靠抽象的文字來張揚,效果還是有限。
二
抽象的文字轉化為有聲光色彩的動作圖象,一直是媒體工作者努力的目標。電影電視的接連問世給現代人帶來無數的歡樂,教育工作者也常利用電子媒介來協助教學,頗有成效。但過度仰賴電子媒介亦會滋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負面作用。有識之士開始擔心青少年想像力退化,導致全無創造力,因為具象的圖象逐漸取代了抽象的文字。由於圖像已經給了孩子們所有想要的,他們已經不需要再去苦思文字背後的意涵。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電子媒介過度使用的結果可能也沒有想像中那樣可怕。所有電子媒介的劇本,不論廣播、電影、電視,甚至於動畫,都是抽象文字書寫成的,然後再透過麥克風、動作、機器等,變成感人的聲音、動人的畫面。抽象文字是最基本的,因為具象的圖象是從它衍生而來的。因此,藉由具象的圖象來宣揚抽象的文字,未嘗不是一種可以造成雙贏的過程。
三
在所有兒童文學作品中,搬上螢光幕最多的莫過於奇幻文學。這種天馬行空般地激發想像力的作品,一向是電影電視製作人的最愛,也因此拍製了不少極為賣座的佳片。把暢銷的奇幻作品搬上螢幕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逐漸進入高峰期,《哈利波特》(Harry Porter)系列作品的拍製激起世人觀賞的高潮,《魔戒》第三集更囊括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獎項。雖然影片的攝製不脫商業行為的考量,常常更動故事情節,有時候,拍出來的影片與原作品的內容出入甚多,但對於原著的貢獻還是十分可觀的,因為有人先看電影,再購書閱讀,對照一番。這種情形相當普遍。當然,先看書再看電影的人,也不在少數。這種「魚幫水,水幫魚」的現象極可能造成雙贏。《龍騎士》系列影片的拍製也是抱持同樣的心態。
《地海系列》(Earthsea Cycle)與《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等影片相繼問世,帶動了人們對奇幻作品的好奇。《龍騎士》聲稱它的銷售量在美國超過《哈利波特》,拍成影片是否同樣賣座還是未知數,但值得一試,因為暢銷書改編為電影,有了聲光色彩幻術的護持,更能延續書的壽命及其文學性。
四
在圖像資訊特別發達的今天,平面媒介搭上影像媒介的便車,銷售成長量會大大提升,《哈利波特》、《魔戒》、《巧克力工廠》與《納尼亞傳奇》搬上銀幕便是最好的例子,《龍騎士》是製片商的另一次嘗試,相信他們一定信心滿滿,但成功與否有待時間驗証。一位對出版事業與影片經營頗有研究的專家指出,奇幻、推理與偵探類型的故事已漸漸退燒,人們不像往年那樣狂熱。寫實性的作品與影片將重出江湖,取代前述類型。這種說法是否可靠,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千萬不要忘記,不少奇幻作品是融合寫實與幻想的。縱使龍騎士風采不如《哈利波特》與《魔戒》,應該也不會比《巧克力工廠》《納尼亞傳奇》失色。
─《國語日報》「兒童文學」,2006年12月1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