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6日

兒童故事的經典─《孤雛淚》



苦兒(或孤女)的流浪故事是十八、九世紀以來寫實主義的重要作品類型之一。失去父母的苦兒孤女流落街頭,迫於生活或被歹徒脅迫,不得不加入行竊搶劫行列,但善良本性不變,終能遇上命運轉折中的貴人(與童話故事中的智慧老人頗為相似),找到(或重返)一個安全的家,或者證明自己是某位貴族的非婚子女,終於能繼承一筆相當數字的遺產,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這類苦兒流浪冒險的原型故事,不知使得多少青少年或成年人感動流淚。《孤雛淚》更是這類作品的佼佼者。

這本書是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的第二本小說作品,也是他著墨社會最黑暗角落的作品之一。整本書涉及強劫、綁票、虐童、賣淫、謀殺等等。他大膽地批評無能的政府機構,揭開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問題,但也間接提出「兒童」地位的問題。原先,父母視親生兒女為個人財產的一部分,可任意虐待或販賣,根本沒有所謂的「人權」問題。由於封建制度的強烈運作,階級對立與貧富差距更是日趨明顯。狄更斯以寫實手法刻劃了當時的貧苦倫敦下層社會,並且一再強調他的信念:「貧窮導致罪惡。」整本書便是依循這種信念為主軸,使得當時貧苦百姓的生活真相得以揭露。他以細膩手法描繪了苦兒奧立弗‧特威斯特(Oliver Twist)如何堅持己念。不屈不饒與命運對抗,終於苦盡甘來,獲得幸福。在三餐永遠吃不飽的情形下,奧立弗的大膽要求:「對不起,先生,我還想要。」更令讀者久久難忘。



由於這部作品是以連載方式刊出,為了吸引一般普羅讀者,作者必須設計許多衝突與高潮,也因此,主角奧利弗只好接受一連串生命中的折磨與苦鍊。作者用盡心思,動作、衝突、高潮、結局等不斷出現,奧利弗的生命轉折也就愈趨近於傳奇。事件多、角色也就多,所以讀者必須詳記不少角色名字,才能減少閱讀上的困難。人物繁雜、高潮迭起是本書的特色。

為了解決眾多角色輪流上場的問題,作者採用的是最傳統的「全知觀點」敘述法。他自己不時得穿插在故事中,站出來替某些角色的來龍去脈補充說明。讀者也因此在閱讀時必須要仔細注意不同角色的舉止行為,才能跟得上作者的敘述。狄更斯以繁複的手法講故事,傳達了傳說故事的敘述功能,講求的是傳統大師的「內容的深遠」,而不是過度琢磨於敘述角度的講究,而變成近乎「匠」的形式精練。

讀者在細讀之餘,難免會發現故事中「巧合」一再出現。這並非在於突顯作者「技窮」,因為「巧合」原本就是故事敘述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奧利弗身世揭露過程之曲折已令人嘆為觀止,最後露絲小姐身分的揭曉也同樣以「巧合」方式表達之。書中多處以角色之敘述來取代動作,這是這類作品的特徵,無可厚非。習慣於閱讀現代小說的人,可能得稍加調整自己的閱讀方法,才能充分領略狄更斯作品的優點。況且,狄更斯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傑出的說書人,敘述方式的應用自有其特殊之處。



在這本作品中,讀者看到了階級制度的可怕、貧窮的悲哀。狄更斯筆下作品常具有強烈的控訴作用。他深入挖掘人性的陰暗面,讓小主角奧利弗在不同悲慘情境中接受考驗,證明自己本性的無邪,但同時也暴露了下層社會生活的艱辛與無奈。窮人出生之剎那就背負了命運不濟的烙印,似乎只能循著既定之命運前行,毫無掙扎解脫的機會。書中的部分角色,如費根、蒙克斯、賽克斯都是極惡的典型,他們的下場不言而喻,比較趨近於扁平人物。相對之下,書中的女性均是弱者,即使是所謂的「好心的富孀」梅里太太,也是生活在盜賊出沒的地方,生命朝不保夕,更不用說奧利弗的亡母、南西等人了。

狄更斯以銳利的筆觸描寫了當時社會的陰暗面,但實際上,他只提出社會病象的一端,並沒有能力提出解決這些病象的方法,但他的揭露至少為後來工業革命後的弊端做了預告。社會種種不公的現象在工業革命後更是有增無減,然而成人這時候開始發覺兒童的重要,開始體認兒童健康、識字等等問題的嚴重性。奧利弗在故事中可說是童工的先鋒,但他的命運比許多十九世紀的英國小童工好多了。

讀者細讀這本書,心情隨著奧利弗遭遇的幸與不幸而起伏不定時,不妨也同時注意到當時社會環境的描繪。儘管書中多處是悲情的展現,但精明的讀者在了解字面的意義之外,還應研究文字底下的深層意義。這樣才更能讀出這本經典名著的意涵。

─《孤雛淚》,2008年9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