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6日

海上兒女─西方海洋故事吟唱



儘管人類登陸月球將近四十年,嘗試在外太空另尋樂園,但對於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甚至死於斯的地球仍然所知有限,尤其對佔了地球面積四分之三的浩瀚大海的了解至今仍舊不夠徹底,甚至畏懼,遑論征服。

海洋裡蘊藏了豐富的資源,滋養了陸地族民,不論生理上或心理上的需求,不少仰賴了海洋的慷慨施與。變化多端的海洋往往掌控了整個地球的生死。古今中外許多文學大師振筆疾書,在歌頌多變海洋偉大之餘,敬天畏神般地面對大海,嘗試能更深入了解不可詮釋的汪洋大海。五百多年來,這方面的作品為數可觀,其中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海洋文學作品以小說居多。



以人類與海洋的互動為主的故事都離不開「冒險」二字。十五六世紀,英國開始編織「日不落國」的美夢,大力鼓舞年輕人奔向海洋,開拓疆域,因此出現了《格利佛遊記》(Guilliver’s Travels)、《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和《金銀島》(Treasure Island)這幾本偉大的海洋經典,至今仍為現當代青少年所喜愛。這三本書的作者精心塑造了格利佛、魯賓遜與薛爾法(Long John Silver)三個小說史上的典型人物。這些作品對於海洋的描繪令人嘆為觀止。

二十世紀以來,以青少年為主要訴求對象的少年小說中,以海洋為背景的作品也不少。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怒海餘生》(Captains Courageous)以描寫富家子夏偉的海上意外之旅為故事主軸。他藉由海上生活的磨鍊,終於了解真正的人生意義,完成成年禮,變成一個懂事的青少年。作者筆下充分展現漁人在海上工作的辛苦,「討海」二字意涵深深烙在讀者心中。

同樣的,以海洋為背景的成長小說還有《一名女水手的自白》(A True Confessions of Charlotte Doyle)、《少女蘇菲的航海故事》(The Wanderer)與《鯨騎士》(The Whale Rider)。湊巧的是這三本近十年出版的海洋小說都以少女為主角,擺脫了少年小說一向以男孩為主角的傳統模式。無可諱言的,這種趨勢多少受到現當代女性主義觀念的快速成長所影響,兩性平權理念更進一步提昇了女性地位。

這三本書中的女主角都算不上孤女。蘇菲是個孤兒,但養父母對她的呵護並不輸給親生父母,何況她有外祖父、舅舅等人的照顧。她與三個舅舅、兩個表兄駕船橫越大西洋,到英格蘭去找外祖父,這趟旅程實際上是她的成年儀式之旅。女水手雪洛為上流社會富家女,在英國女校學業結束之後,坐上了生命中重大改變的「海鷹號」,讓她了解真正的善與惡。鯨騎士卡瑚生在男尊女卑的毛利人酋長家中,卻一再展現力量與勇氣,隻身出海,騎到鯨背上,帶著群鯨脫離險境,重返大海,並且拒絕死神的召喚,重返人間。全書神話與寫實互溶,企圖為紐西蘭毛利人的過去傳統與現代變遷之間架橋填溝。



上述的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敍述的都是青少年如何在困境中成長的經過。他(她)們的成年儀式是經過千辛萬苦後才完成的。故事情節的曲折固然是這些書深受喜愛的主因,但浩瀚無涯的大海背景居功亦不小。讀者用心細讀時,會發現篇篇盡是浪潮澎湃、宏偉壯麗的海洋氣息,這也就是海洋文學的令人著迷之處。

如果青少年在閱讀這些作品後,意猶未盡,不妨再去深入閱讀《白鯨記》(Moby-Dick),更深一層去瞭解人性問題。

─《海洋高雄》,第9期,2006年6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