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5日

草原上的老人─《153天之寒冬》

如果把拜塔爾視為堅守傳統的頑固分子,則一再出現催促佳珊去上學的學區督學伊爾班就是高舉現代化大旗的旗手。他不能接受拜塔爾仍然在教導佳珊放老鷹。在他心目中,小孩應該成為工程師、醫師、程式設計師,不應成為放牧牛羊的人。他第三次出現時,帶著一張蓋滿簽章的信紙,強迫佳珊上學,被拜塔爾丟進火爐燒了,並轉移話題,以多年的實際生活體驗,要他注意天氣的遽變,伊爾班依舊堅信氣象報告,結果,暴風雪果然出現,差一點要了拜塔爾的命。可笑的是,伊爾班卻認為,這場大自然災難「對國家來說,或許是一個從零開始的好機會,讓這個國家終於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現代化的國家。」更荒謬的是,他深信現代化的國家會需要「像他這樣果斷而堅定地向前看的人!」作者藉此對某些尚待開發的地方的現代化迷思提出了質疑。

拜塔爾對他生活的周遭環境的變化十分清楚,也相信自己可以一一克服大自然對他的考驗,但他忘記了自己已經是風中殘燭,生命力遠不如從前,在一場致命的大暴風雪中,如果不是有佳珊在,他就會從大草原上永遠消失了。祖孫之間的距離也因這場災難而拉得更近,一向倔強的老人終於哭了起來。

祖孫之間因為缺少接觸,一旦處於同一屋簷下,衝突便無法避免。拜塔爾在親情與新生命亮光的照耀下,頑強的心態漸漸溶化。兩人對從來未見過的大這篇故事簡單易懂,但意味深長。全書主角其實只有兩個:祖父拜塔爾和孫女佳珊,其餘的人(包括佳珊的父母)都是串場者。作品把描述重心集中在相差一甲子的祖孫身上,對照強烈,兩人的關係先是對立、逐漸磨合,最後雙方流露真情,卻又分離。

粗看之下,拜塔爾這位老先生既保守又頑固,自己一輩子當牧羊人,認為兒子理安應該繼承家業,養牛牧羊一輩子,沒想到兒子當了大卡車司機,又娶了一個不會騎馬、不會為動物擠奶接生,只想當老師的媳婦,讓他極為不舒坦。更嚴重的是,孫子坐下來,竟然是個女孩,不是男孩,令他十分沮喪挫折。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糾纏在一起,他與佳珊之間的矛盾,讀者也就不難了解了。祖孫之間的心結恰似《鯨騎士》(The Whale Rider)裡的老族長與孫女的衝突一般,因為在他們老一輩人心目中,唯有男性才能繼承家業。如同鯨騎士卡胡騎士鯨王背上,搶救鯨群離開淺灘,佳珊不但騎上飛馬「鐵灰」,與「瘋老頭」祖父並駕奔馳於曠野草原中,並且在一次大風雪災難中,救了祖父一命,讓他衷心接納她。

拜塔爾是個活在大自然、嚮往自由自在過日子的老人。他珍惜大自然的賜予,教導佳珊如何騎馬、如何捕捉老鷹庫達,如何教牠捕食,使得佳珊不但不再排斥大草原上的生活,而且逐漸融入,終於完全投入。她心裡擔心待產母親安危的同時,卻不再牽掛要在祖父住處待上多少天,甚至對祖父不想讓她去入學一事,也毫無意見,因為她已經完全贊同祖父的一舉一動。大草原上的一老一少,兩人身上血脈相連的鮮血正緩緩流動。

海的嚮往,更拉近了他們的距離。媳婦妲雅拉的一本小書《老人與海》竟然成為老少二人和解的主要觸媒之一。佳珊心目中的「起伏被動的大草原,如同一片汪洋大海」。她順著祖父的要求,開始唸《老人與海》給祖父聽,兩人都陶醉在書中情節的刻畫,想像大海的模樣,書中海鷹的出現更讓老人震驚:「每個人都有他的機會:人、馬、魚……」。每天晚上聽佳珊讀《老人與海》變成老人生活中的固定儀式與享受。作者這樣的安排,在於凸顯拜塔爾與書中堅毅不拔的老人的對比。兩位老人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大海與草原),展現人的永不放棄的鬥志,勇與大自然搏鬥,但心中懷抱的是種「敬天畏神」的心態,而不是「人定勝天」的自大狂妄。

佳珊重回母親懷抱,見到新生的妹妹,一家人團圓,但在草原上與祖父一起生活了五個月的點點滴滴,卻成了永存於心中深處的美好記憶。她不免會擔心孤單的祖父何去何從,但祖父自認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己的凋萎與消失是大自然的運作規律,他不但不會排拒,反而會欣然接受。大草原上的生活使得佳珊充分認識祖父柔弱的一面,表面冷酷的拜塔爾在佳珊的這段成長過程中,扮演了相當成功的智慧老人角色,在認為他的任務已了,便飄然遠去,不再回首。這使得佳珊更進一步了解生命的施與捨的真義。

─《國語日報》,「星期天書房」,2006年8月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