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1日

何鳳山與辛德勒

1938年,早年考取德國公費留學,以優異成績獲博士學位的何鳳山接任維也納總領事的職務。他年輕、充滿幹勁,領事館的業務在短期內便迅速上了軌道。
同年稍早三月,德軍併吞奧地利,開始欺壓猶太人,街頭暴力事件不斷。十一月九日夜晚,納粹黨員和蓋世太保突襲奧地利境內的猶太人商店,維也納也不例外,釀成「水晶之夜」事件,數以萬計的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何鳳山看在眼裡,心中一股沛然正義也被引動起來。他暗自思量著,自己有什麼辦法能幫助無辜的猶太人。
猶太青年艾瑞克帶著全家二十張簽證申請書,在跑遍城內五十個領事館,全遭到拒絕後,來到城內最不起眼的中華民國領事館。令他驚訝的是,總領事何鳳山直接一口氣發給他二十本前往上海的簽證。自隔天淩晨起,中華民國領事館外排隊申請簽證的人數暴增。一輛掛著領事館車牌的車子正要駛入領事館,一名猶太年輕人突然將一疊申請資料朝開著的車窗扔了進去。一天之後,年輕人接到了何鳳山親自打來的電話,要他到領事館去拿前往上海的簽證。
短短幾個月,從何鳳山手上發出去的有效簽證就超過了1700張。柏林長官嚴厲警告他,不得再發放簽證給猶太人,否則記過處分。何鳳山知道自己是這些猶太人唯一的希望,一張簽證代表一條生命,決定不理會上級的禁令,繼續發放簽證給急於逃命的猶太人。
德國宣稱領事館屬於猶太人的房產,強制沒收。何鳳山被迫退出領事館,上級也拒絕他重建領事館的請求。他自己出錢租了間小房間,在大樓外升上國旗,憑著道德良心繼續做其他外交官不敢做的事,繼續核發救命簽證。1940年,日本與德國結盟,何鳳山被調遣回國。他只求自己能有更多的時間,盡力幫助需要他的人。就算到了必須離開的最後一刻,何鳳山仍然在前來申請簽證的每份文件上,蓋下核發印章。
類似何鳳山的勇敢舉動也發生在波蘭。1939年9月,德軍在兩週內攻佔了波蘭。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精明的發戰爭財的辛德勒在他新創辦的搪瓷廠只僱用猶太人。這些人得到搪瓷廠的工作,也就得到暫時的安全,沒有受到殺人機器的肆虐,他的工廠成了猶太人的避難所。在他那兒工作的人都受到從事重要戰爭產品工作的保護:搪瓷廠給前線部隊供應餐具和子彈。辛德勒花數百萬馬克以供應他的工人以及用來對德國官員行賄。他前後救了1100多名猶太人。
何鳳山與辛德勒的道德勇氣令人欽佩,兩人在二戰期間的作為是勇者的最佳詮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