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5日

荒野的呼喚


幾乎所有的孩子對動物都有興趣,動物故事也就成為他們最喜歡的故事類型之一。小時候,孩子喜歡聽聽小貓、小老鼠、小豬、雞、鴨、鵝的故事,同時也學會了幾乎所有太陽底下的禽獸名稱。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便轉向更複雜的寫實動物故事。許多人對這類故事的興趣往往會維持一輩子。
通常,我們熟悉的動物故事可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舉止行為像人類的動物,如《柳林中的風聲》(The Wind in the Willows)裏的那些小動物;第二類是舉止行為像動物,但有說話的能力,如《夏綠蒂的網》(Charlotte’s Web)的蜘蛛和豬兒;而第三類則是舉止行為像動物的動物故事,如《不可思議的旅程》(The Incredible Journey)裡那三隻橫越加拿大荒漠的英勇動物。第一類故事較適合年幼孩子,第二類故事則屬於奇幻,民間故事也有不少這類故事。寫實故事從輕鬆的繪本、幽默故事到嚴肅感人的故事不等。由上述分法來說明,瑪格麗特.亨利(Marguerite Henry)的《辛可提島的迷霧》(Misty of Chincoteague)是第三種層次的寫實故事。
作家必須以客觀手法來刻畫動物,這是寫實動物故事的一個基本評斷標準。作家不能透過給予動物有語言及思考能力來詮釋動物的行為或動機。任何有關動物角色動機的猜測,應該要和可靠的動物學家長期觀察結果一致。許多最好的動物故事都是由擅長某種動物領域的作家寫成的。瑪格麗特.亨利是眾所周知寫馬兒故事最成功的作者,每本作品都是她根據細心的研究後寫成的。她的另一本馬兒的故事《風之王》(King of the Wind)也在1949年贏得紐伯瑞文學獎金獎。


這篇作品之讓人感動在於它真實的刻劃出人類與馬兒之間的不同凡響的親情。“幻影”雖然擊敗了“黑彗星”,替保羅家贏得賽馬,但它嚮往的卻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願成為永遠被關在圍欄裏的寵物。正如畢比爺爺說的:“‘幻影’不是無緣無故在肩部隆起的地方有那幅美國地圖的,那代表自由,任何人類都無法剝奪它的自由。……‘幻影’不是一匹馬,甚至不是一位女士,而只是一片風與天空。”因此,它最後飛奔過去,跟公馬‘花衣吹笛人’會合。……它向它那個島上的家飛馳而去,只扭過一次頭,似乎在往後看。‘照顧好我的寶貝,’它似乎是說,‘它屬於人類的世界,可是我——我屬於野生動物之島!’”
爺爺跟兩兄妹看見幻影所做的一切,當然有所領悟,馬兒與它子女的關係竟然與人類如此相似,所以莫琳說,“‘幻影’是個好媽咪。它的寶貝需要多久,它就留在它身邊多久。馬駒總有一天要長大。”
作者擅長捕捉人對動物的感情深度,尤其是一個剛剛發現這種現象的小孩子或年輕人所展現的。作者還給兩兄妹製造一個真正的道德兩難:是否要釋放幻象,還它自由。將心比心,兩兄妹最後做了最正確的抉擇。


這篇冒險故事全是動作與懸念(兩兄妹對馬兒的期待是否會成功?)兩個孩子跟鍾愛的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從未提起他們的父母,而孩子對父母的缺席也從未表現極大的痛苦。這種隔代教養並不因時空而有所不同,熟讀少年小說的人都很清楚,這類作品中的祖父母常常扮演在適當時刻點醒晚輩的智慧長者,畢比爺爺和畢比奶奶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
兩性角色扮演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依然是父權的延續。「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工作分配發生在畢比爺爺和畢比奶奶身上,不足為奇。兩兄妹看在眼裏,周遭氛圍亦是如此,不知不覺認為這樣的角色扮演是正常的,所以他們成長時承擔的性別角色便成為這篇故事吸引人之處。他們在努力為分享共同目標擔任同等的夥伴時,便是依據他們天生的能力。保羅勇敢的去做興建小馬圍欄這種需要大量體力勞動的工作,而莫琳留在屋裏幫他做家務。有幾次,保羅先覺察到危險,他便英勇的保護她或事先警告她。跟其他人到阿薩蒂格島去捕捉馬兒的也是保羅(對保羅來說,這也是一種成年儀式),然而莫琳只能留在家裏等待結果。她選擇在家等候顯然是一種她為哥哥而自我犧牲的愛的表現,而不是順從某種令她失望的命運的安排。等到奶奶問圍馬節時誰騎‘幻影’時,爺爺先表態他年過七十三歲,不適合做這件事,奶奶決定用拉沼澤雞的胸叉骨來做決定。那根願望骨斷了後,莫琳看到保羅手裏那段較長,便優雅的接受了這樣的結果,展現出真正的不自私和雅量。這種態度需要極大的勇氣,莫琳抒發出的是親情超越一切的想法。整篇故事提供了他們兄妹間親蜜感情的種種跡象,以及一個給兩位主角既有趣又具挑戰的目標。


故事開始時,船難經過以及馬兒逃生的描繪、島上蓬勃生態的刻畫,大自然展露沛然宏偉的氣勢,可見作者對馬兒的習性以及設定的空間十分瞭解。隨著情節的演進,不論眾人上了阿薩蒂格島圍捕馬兒、兄妹訓練馬兒的經過,或最後賽馬時,‘幻影’擊敗‘黑彗星’的過程,作者均能以高妙的筆法,細膩的刻畫人與眾馬兒如何互動、如何關切對方,讓讀者一路讀來,有如親臨現場一般。作者充分掌握了情節的節拍,例如在兩兄妹賺得足夠購買‘幻影’母女的錢時,卻發現它們早已被捷足先登的人買走。作者先是描繪兄妹如何忙於奔走,卻失之交臂,最後又憑藉另一個轉折,讓‘幻影’母子重回兄妹懷抱。整本書浪漫清新、鼓舞激勵,充滿了生命之美。
這本六十多年前出版的書至今仍有魅力,主要是因為它帶給了孩子一個重大的資訊:只要設定目標,勇往向前,直達人們熱愛大自然和世上眾人與動物之內心所在,遲早你會達成的。它也巧妙的避開了所有當時滲透至美國文化與媒體的政治「正確」觀念和思想的灌輸。整本書說教成分幾乎等於零,當然禁得起漫長歲月的考驗,至今仍被列為適合青少年閱讀的經典作品,並不意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