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5日

人格能擔保什麼


那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應培養的美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雷根時代的教育部長班奈特(William J. Bennett)發現現當代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有些偏差現象,只重視子女未來的成就,因此教養重心幾乎全放在教導子女如何在學業、運動場上或職業場上跟他人競爭,把子女的成就放在一切之上,不管(或忽略)孩子的禮儀或品德。在他看來,父母只教育子女追求私益,而忽略了他們的道德教育,會使得子女未來必須處在一個更不安全、更不幸福的社會中求生存。身為教育家,他特別重視品德教育,開始從世界經典名著中,搜集能讓讀者產生勵志作用,從而展現和培養珍貴恒久的美德的故事,編印了《美德書》(The Book of Virtues:A Treasury of Great Moral Stories)。全書分為十大主題:自律、憐憫、責任、友誼、工作、勇氣、毅力、誠實、忠誠、信仰。
由於這本書過於厚重,出版社便請班奈特篩選成適合兒童閱讀或聆聽的31篇文字,成為《孩子的美德書》(The Children’s Book of Virtues),原來的十大主題也變成勇氣/毅力、責任/工作/自律、憐憫/信仰、誠實/忠誠/友誼四大類。
臺灣大學精神科醫師宋維村先生在為《漢聲精選世界成長文學》系列撰寫的序文中提到了少年人格成長的必備十大品德:勇氣、正義、愛心、道德、倫理、友誼、自律、奮鬥、責任、合作。對照之下,他的說法與班奈特的重迭頗多,這點足以證明中外學者都想籍文學作品做為品德教育的輔助工具,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讀者的品格。紐伯瑞得獎作品中許多涉及上述的品德主題,1987年銀牌獎瑪麗恩‧戴恩‧鮑爾(Marion Dane Bauer)的《出事的那一天》(On My Honor)便是一個極佳的例子。

讀《出事的那一天》(On My Honor)很容易想起《通往泰瑞比西亞的橋》(Bridge to Terabithia)。這兩本書都談到友誼與死亡,書中好友的突然過世,使得主角需要長期自我調適,才能重新生活。不同的是,《通往泰瑞比西亞的橋》中女主角之死,純粹是意外;《出事的那一天》裏湯尼之死,好友喬是間接殺害者,終其一生,喬都得背負這一永恆的內疚。 
兩個主角都是十二歲。湯尼個性魯莽,容易衝動,我行我素,不願受人約束,從來不理會別人對他的看法。喬比較內向,做事欠缺果斷,總是猶豫再三,或希望他人承擔部分責任。兩個人個性差很多,卻硬湊在一起。湯尼找到一個可以襯托並突顯自己好冒險的精神的夥伴;喬卻想仰賴湯尼,從無趣生活中找到一些好玩之事,兩個人竟因此成為好友。 
喬在湯尼的激將之下,要求他父親答應他與湯尼騎腳踏車去餓死岩,他確信父親不會答應。沒想到喬的父親竟勉強點頭,但要喬以人格保證,除了公園之外,不會到別的地方。一路上,兩人一直在比賽騎車技術和力氣。到了威米蘭河時,湯尼一時興起,堅持下河游泳。喬起初不肯,因為這條河非常危險,但禁不起湯尼言語的刺激,一再叫他「三腳貓」、「呆瓜」,所以也跟著下水。兩人在水中依然互相嘲弄對方。喬在氣憤之下,要湯尼一起遊到一處沙洲,湯尼根本不識水性,在途中溺水。喬雖回頭在水中找他,並在路中攔截一個青年,向他求救,依然找不到湯尼。

事情發生後,剩餘的故事全部是仔細述說喬如何處理湯尼的死亡。他沒有照著大人要他做的來反應。他的反應十分可信與適當。湯尼的死亡對喬造成重大的衝擊。一直到接近故事結束時,責任感才壓倒似的得以實現。這件事會跟隨他一輩子。在往後日子裏,喬內心深處依舊要遭受無窮無盡的煎熬與折磨。
讀者關切的是,故事的另一半重心在喬面臨此一突發事件時,如何設法處理的經過,是否能適當刻畫喬自我掙扎的心路歷程,便成為考驗作者功力的驗證。這本書最令人稱讚的就是這部分。作者以細膩的手法,詳實地描繪了喬的懊惱、後悔、逃避、說謊、焦躁、無助、絕望、崩潰、指認等的經過。喬同時也回憶從前與湯尼一起時的美好日子。他一再拖延,但員警出現時,他只得面對現實,說出實話,並歸罪於父親:「都是你的錯!你根本不應該讓我們去的。」實際上,他恨的是他自己,因為湯尼是因他而死。名譽保證、人格保證全無意義。

這是一本有關於同儕壓力、謊言和罪惡的書。簡單說來,它處理了青春期的罪與死。這篇故事並非個案,它具有普遍性,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找到無數的湯尼與喬。他們往往因一時的衝動或不智而造成無可挽救的後果。這個階段的孩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他們認為自己夠大了,想要面對自己的挑戰,不想讓大人干預;但有時又認為自己太小,需要成人的保護與一再保證。
許多青少年認為,這世上沒有一件事是不可克服的,相信不會有事發生在他們身上,所以飆車、吸毒、酗酒、不顧後果,不停的蹧蹋自己,毫不珍惜美好的青春年華。固然情緒不穩定、冒險與叛逆是青少年的部分特徵,但在成長過程中也需同時養成勇氣、誠實、自律、責任等品德。或許這本書可喚醒讀者:凡事必三思。
作者瑪麗恩‧戴恩‧鮑爾充分掌握了青少年的心理轉化過程,把喬和湯尼的性格詮釋得十分透徹,可惜結尾顯得匆促,未能盡情發揮。全書描繪生動,角色刻畫與對白自然。作者印象深刻的描繪9歲到12歲之間前青年時期的兩難狀況。主題會給一些孩子不舒服的感覺(大人顯然也不例外)。但不幸的,同儕壓力是生命中必須處理的一件大事。在成長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必須要有一些同儕壓力的經歷。這位悲傷男孩良心不安過程的寫實刻畫激發了讀者對父子兩人的同情。隨著事件逐漸明朗,情節逐漸升級至憤怒、恐懼及個人的損失。另一個觀察角度也不應忽略。所有孩子都認為自己永遠不會死,因此他們一無所懼。但身為父母的人對這事一清二楚。他們想盡辦法來幫助自己的子女,教他們分辨善惡。這本書討論的就是這種一無所懼的態度,以及事情有變得不可收拾的可能性。

1 則留言: